文言文翻译,资治通鉴白话版,围炉夜话全文及翻译,战国策全文及翻译,汉书原文及翻译-国学翻译

http://xue.360yoka.com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菜根谭全文及翻译 > 隐无荣辱,道无炎凉·洪应明编原文及翻译

隐无荣辱,道无炎凉·洪应明编原文及翻译

时间:2018-09-02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点击:
隐无荣辱,道无炎凉洪应明编原文及翻译 隐逸林中无荣辱,道义路上无炎凉。 【译文】 一个退隐林泉之中与世隔绝的人,对于红尘俗世的一切是是非非完全忘怀而不存荣辱之别:一个计讲求仁义道德而心存济世救民的人,对于世俗的 贫贱富贵人情世故都看得很淡而无

  隐无荣辱,道无炎凉洪应明编原文及翻译

  隐逸林中无荣辱,道义路上无炎凉。

  【译文】 一个退隐林泉之中与世隔绝的人,对于红尘俗世的一切是是非非完全忘怀而不存荣辱之别:一个计讲求仁义道德而心存济世救民的人,对于世俗的 贫贱富贵人情世故都看得很淡而无厚此薄彼之分。

  【注解】 炎凉:炎是热,凉是冷,以气候的变化来比喻人,清的冷暖。114阅读3lian.com/zl/转载请保留

  【评语】 道家提倡出世,故隐者之所以无荣辱之感,原因在于他们已经完全摆脱了世俗的是非观念。世俗之人认为荣榜与耻辱的事,在他们看来不过有如镜 花水月。儒家提倡入世。在道义路上就要恩怨分明,提倡人我两忘,恩怨 看空。孔子说:何以报德,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因为儒家讲的是世 间作为,所以凡事都权衡轻重,而且处处以中庸之道为准。两种世界观决定 了对劳辱、恩怨的不同看法。但在传统思想中,两种观念往往融为一体,即 既提倡出世不计恩怨,又提倡在人世中行道义不计荣辱,故无所谓炎凉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相关内容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