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地放宽,身死恩垂洪应明编原文及翻译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,使人无不平之叹;身后的惠译要流得久,使人有 不匮之思。 【译文】 一个人待人处事的心胸要宽厚,使你身边的人不会有不平的牢骚;死后留给子孙与世人的恩泽要流得长远,才会使子孙有不断地思念。114阅读3lian.com/zl/转载请保留 【注解】 田地:指心田,心胸。不平之叹:对事情有不平之感时所发出的怨言。不匮之思:匮,缺乏, 比喻永恒的恩泽。据《诗经大雅》篇: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。 【评语】 人生在世究竟该怎样做人从古至今是人们争论的一个话题。是争一世而下争一时,还是争一时也要争千秋,是只顾个人私利不管他人瓦上霜或损人利己,还是为社会,为人类做有益的事,做些贡献?这实际上是两种世界观的较量。生活中,一个心胸狭窄的人,凡事都跟人斤斤计较,如此必然招致他人的不满。人在世时宽以待人,善以待人,多做好事,遗爱 人间必为后人怀念,所肾人死留,虎死留皮,爱心永在,善举永存。而 恩泽要遗惠长远,则应该多做著书立说、修桥建校之类能长久在人心和社会 上长久留存的善举。只有为别人多想,心底无私,眼界才会广阔,胸怀才能 宽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