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翻译,资治通鉴白话版,围炉夜话全文及翻译,战国策全文及翻译,汉书原文及翻译-国学翻译

http://xue.360yoka.com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汉书原文及翻译 >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·班固原文及翻译

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·班固原文及翻译

时间:2018-09-02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点击:
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班固原文及翻译 【说明】本传叙述樊哙、郦商、夏侯婴、灌婴、傅宽、靳歙、周緤等七个功臣侯者的事迹。这是一篇跟从刘邦建功立业的功臣的类传。樊啥,不仅有勇,而且有谋,入关之初,谏毋留秦宫中;鸿门之会,张胆雄辩;排闼入官,讽谏防

 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班固原文及翻译

  【说明】本传叙述樊哙、郦商、夏侯婴、灌婴、傅宽、靳歙、周緤等七个功臣侯者的事迹。这是一篇跟从刘邦建功立业的功臣的类传。樊啥,不仅有勇,而且有谋,入关之初,谏毋留秦宫中;鸿门之会,张胆雄辩;排闼入官,讽谏防宫廷政变,都有关大局。郦商从刘邦起事,在反秦、灭楚、平异姓诸侯王之乱等斗争中,都有功绩。夏侯婴是刘邦亲近之臣,关系密切。灌婴从刘邦征战,多有功绩,后又积极诛诸吕。傅宽、靳歙、周緤等也都从刘邦起事,建功立业。他们多出身于下层,因风云际会,而立功封侯,且在汉高帝所封一百四十三侯中居于显要位置。汉初布衣将相,是当时历史的一个特点。司马迁颇为注意,根据档案材料,加以调查访问,写成传记,编入《史记》。班固袭取成文,略加修改。所论附骥之尾以成功名,兼有天才造时势、时势造英雄的二重思想;又都未能指出布衣将相的历史意义。

  樊哙,沛人也(1),以屠狗为事,后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(2)。114阅读3lian.com/zl/转载请保留

  (1)沛:县名。在今江苏沛县。(2)芒:县名。在今河南永登县北。砀:县名。在今河南夏邑东南。有说芒、砀为二山名。

  陈胜初起,萧何、曹参使哙求迎高祖(1),立为沛公。哙以舍人从攻胡陵、方与(2),还守丰(3),击泗水监丰下(4),破之。复东定沛,破泗水守薛西(5)。与司马尸战砀东,却敌,斩首十五级,赐爵国大夫(6)。常从,沛公击章邯军濮阳(7),攻城先登,斩首二十三级,赐爵列大夫(8)。从攻城阳(9),先登。下户牖(10),破李由军(11),斩首十六级,赐上闻爵(12)。后攻国都尉、东郡守尉于成武(13),却敌,斩首十四级,捕虏十六人,赐爵五大夫(14)。从攻秦军,出毫南(15)。河间守军于杠里(16),破之。击破赵贲军开封北(17),以却敌先登,斩候一人(18),首六十八级,捕虏二十六人,赐爵卿(19)。从攻破杨熊于曲遇(20)。攻宛陵(21),先登,斩首八级,捕虏四十四人,赐爵封号贤成君(22)。从攻长社、辕(23),绝河津(24),东攻秦军尸乡(25),南攻秦军于讲(26)。破南阳守于阳城(27)。东攻宛城(28),先登。西至郦(29),以却敌,斩首十四级,捕虏四十人,赐重封。攻武关(30),至霸上(31),斩都尉一人,首十级,捕虏百四十六人,降卒二千九百人。

  (1)使哙求迎高祖:当时刘邦亡匿在外,故使樊哙寻求之。(2)舍人:古时王公贵族的门客或随员称舍人。胡陵:县名。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。方与:县名。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北。(3)丰:邑名。在今江苏丰县。(4)泗水:郡名。治相县(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)。监:郡监,主管监察。(5)薛:县名。在今山东微山县东北。(6)国大夫:即官大夫,爵名,第六级。(7)章邯:秦将。濮阳:县名。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。(8)列大夫:即公大夫,爵名,第七级。下文五大夫,为第九级。(9)城阳:县名。在今山东鄄城东南。(10)户牖:乡名。在今河南兰考县北。(11)李由:李斯之子,当时为秦三郡守。(12)上闻:可能即公乘,爵名,第八级。(13)圉:县名。在今河南杞县西南。东郡:郡治濮阳。成武:县名。今山东成武县。(14)十六:当作十一。《史记》即为十一。《樊哙传》言哙军功,总为虏二百八十七人。文中分别记载捕虏十六人,二十六人,四十四人,四十人,百四十六人,二十人,合之凡得二百九十二人,较之二百八十七人,多五人;而以十六作十五,则与二百八十七人正合。(15)毫:邑名,在今河南曹县东南。(16)河间:郡名。治乐成(在今河北献县东南)。杠里:邑名。在今山东鄄城县。(17)赵贲:秦将。开封:县名。在今河南开封市南。(18)候:军候。秦军中管理事务工作的官。(19)爵卿:二十等爵中自第十级(左庶长)至第十八级(大庶长)相当于卿。(20)杨熊:秦将。曲遇:小邑名。在今河南中牟县。(21)宛陵:小邑名。在今河南新郑县东北。(22)贤成君:楚汉之际暂设的封号,或有食邑,或空受爵。(23)长社:邑名。在今河南长葛县西。辕:山名。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。(24)河津:这里指平阴津。在今河南孟津县东。(25)尸乡:在河南偃师西南。(26)(chòu):邑名。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南。(27)南阳:郡名。治宛县(今河南南阳市)。守:郡守吕。阳城:邑名。今河南方城。(28)宛城:即宛县城,今河南南阳市。(29)郦:县名。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北。(30)武关:在今陕西商南县东南。(31)霸上:地名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。

  项羽在戏下(1),欲攻沛公。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(2),谢无有闭关事(3)。项羽既飨军士(4),中酒(5),亚父谋欲杀沛公(6),令项庄拔剑舞坐中(7),欲击沛公,项伯常屏蔽之。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,樊哙居营外,闻事急,乃持盾入,初入营,营卫止哙,哙直撞入,立帐下。项羽目之,问为准。张良曰:沛公参乘樊哙也(8)。项羽曰:壮士。赐之卮酒彘肩(9)。哙既饮酒,拔剑切肉食之。项羽曰:能复饮乎?哙曰:臣死且不辞,岂特卮酒乎!且沛公先入定咸阳,暴师霸上(10),以待大王。大王今日至,听小人之言,与沛公有隙,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(11)。项羽默然。沛公如厕,麾(挥)哙去(12),既出,沛公留车骑,独骑马,哙等四人步从,从山下走归霸上军,而使张良谢项羽。羽亦因遂已(13),无诛沛公之心。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(14),沛公几殆(15)。

  (1)戏下:地名。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。(2)项伯:项羽的叔父,与张良相好。(3)闭关事:详见本书《项羽传》。(4)飨:以酒肉款待。(5)中酒:喝酒之量已足。(6)亚父:指范增。(7)项庄:项羽部将。(8)参乘:亦称陪乘,帝王车舆上的护卫。(9)卮(zhī):古代一种圆底的酒杯。彘(zhì)肩:猪腿。 (10)暴师:军队露营。时刘邦部队未入咸阳宫室,而驻军于霸直上霸上:地名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。(11)解心:思想分歧。(12)麾:同挥,指挥。(13)已:止也。(14)微:无也。谯让:责备。(15)殆:危也。

  后数日,项羽入屠咸阳①,立沛公为汉王。汉王赐啥爵为列侯,

  号临武侯。迁为郎中②,从入汉中③。

  ①咸阳:秦朝国都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。②郎中:帝王的侍从官。③汉中:郡名。治南郑(在今陕西汉中市)。

  还定三秦①,别击西丞白水北②,雍轻车骑雍南③,破之。从攻雍、城④,先登。击章平军好畸⑤,攻城,先登陷阵,斩县令丞各一人,首十一级,虏二十人,迁为郎中骑将。从击秦车骑壤东⑥,却敌,迁为将军。攻赵贯,下郿、槐里、柳中、咸阳⑦;灌废丘⑧,最。至栎阳⑨,赐食邑杜之樊乡⑩,从攻项籍,屠煮枣(11),击破王武、程处军于外黄(12)。攻邹、鲁、瑕丘、薛(13),项羽败汉王于彭城(14),尽复取鲁、梁地(15)。啥还至荣阳(16),益食平阴二千户(17),以将军守广武一岁(18)。项羽引东,从高祖击项籍,下阳夏(19),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。围项籍陈豨,大破之。屠胡陵(20)。

  ①三秦:指关中地区。项羽分封章邯、司马欣、董翳等三位秦将于关中,故称关中为三秦。②西:县名。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。白水:即今天水市附近的白水江。③雍:前一个雍,指雍王章邯。后一个雍,指雍县。在今陕西凤翔县南。④嫠(tai):县名。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。⑤章平:章邯之弟。好畤:县名。在今陕西乾县东。十里好颭村。⑥壤:壤乡。在今陕西武功县东南。⑦郿:县名。在今陕西眉县东。槐里:县名。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南。柳中:即细柳,地名。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。⑧废丘:即槐里(汉故名)。⑨栎阳:县名。在今陕西高陵县东北。⑩杜:县名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。樊乡:在汉代杜县南。(11)煮枣:小邑名。在秦宛胸县,在今山东东平县南。(12)外黄:县名。在今河南耙县东北。(13)邹:县名。在今山东邹县。鲁:县名。今山东曲阜市。瑕丘:县名,在今山东兖州市东北。薛:县名。在今山东微山县东北。(14)彭城:县名。在今江苏徐州市。(15)鲁、梁地:指山东省西南部与河南省东部一带。(16)荣阳:县名。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。(17)平阳:县名。在今河南孟津县东。(18)广武:邑名。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。邑分东、西,建在广武山上,其间有广武涧。(19)阳夏:县名。在今河南太康县。(20)陈:县名。在今河南淮阳县。(21)胡陵:县名。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。

  项籍死,汉王即皇帝位,以哙有功,益食邑八百户。其秋,燕王臧荼反,哙从攻虏茶,定燕地(1)。楚王韩信反,哙从至陈,取信,定楚。更赐爵列侯,与剖符,世世勿绝,食舞阳(2),号为舞阳侯,除前所食。以将军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(3)。自霍人以往至云中(4),与绛侯等共定之(5),益食千五百户。因击陈豨与曼丘臣军(6),战襄国(7),破柏人(8),先登,降定清河、常山凡二十七县(9),残东垣(10),迁为左丞相。破得綦母卬、尹潘军于无终、广昌(11)。破豨别将胡人王黄军代南(12),因击韩信军参合(13)。军所将卒斩韩信,击豨胡骑横谷(14),斩将军赵既,虏代丞相冯梁、守孙奋、大将军王黄、将军一人、太僕解福等十人。与诸将共定代乡邑七十三。后燕王卢绾反,哙以相击绾,破其丞相抵蓟南(15),定燕县十八,乡邑五十一。益食千三百户,定食舞阳五千四百户。从(16),斩首百七十六级,虏二百八十六人。别(17),破军七,下城五,定郡六,县五十二,得丞相一人,将军十二人,二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十二人。

  (1)燕地:地今河北省北部。(2)舞阳:县名。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。(3)代:指代地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以东、河北张家口市以西部分地区。(4)霍人:县名。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。云中:县名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。(5)绛侯:周勃。(6)曼丘臣:韩王信部将,随韩王信叛汉,后亡降于匈奴。(7)襄国:县名。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南。(8)柏人:县名。在今河北内丘县东北。(9)清河:郡名,治清阳(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南)。常山:郡名。治元氏(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)。(10)东垣:县名。在今河北正定县南。(11)无终:县名。在今河北冀县。广昌:县名。在今河北涞源县北。(12)代:县名。在今河北蔚县东北。(13)参合:县名。在今山西阳高县南。(14)横谷:地名。在今河北蔚县西北。(15)蓟:县名。在今北京市西南。(16)从:谓跟从刘邦。南荥阳县东北。(17)平阳:县名。在今河南孟津县东。 (18)广武:邑名。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。邑分东、西,建在广武山上,其间有广武涧。(19)阳夏:县名。在今河南太康县。(20)陈:县名。在今河南淮阳县。(21)胡陵:县名。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。

  项籍死,汉王即皇帝位,以哙有功,益食邑八百户。其秋,燕王臧荼反,哙从攻虏荼,定燕地(1)。楚王韩信反,哙从至陈,取信,定楚。更赐爵列侯,与剖符,世世勿绝,食舞阳(2),号为舞阳侯,除前所食。以将军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(3)。自霍人以往至云中(4),与绛侯等共定之(5),益食千五百户。因击陈豨与曼丘臣军(6),战襄国(7),破柏人(8),先登,降定清河、常山凡二十七县(9),残东垣(10),迁为左丞相。破得綦母卬、尹潘军于无终、广昌(11)。破豨别将胡人王黄军代南(12),因击韩信军参合(13)。军所将卒斩韩信,击豨胡骑横谷(14),斩将军赵既,虏代丞相冯梁、守孙奋、大将军王黄、将军一人、太僕解福等十人。与诸将共定代乡邑七十三。后燕王卢绾反,哙以相击绾,破其丞相抵蓟南(15),定燕县十八,乡邑五十一。益食千三百户,定食舞阳五千四百户。从(16),斩首百七十六级,虏二百八十六人。别(17),破军七,下城五,定郡六,县五十二,得丞相一人,将军十三人,二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十二人。

  (1)燕地:地今河北省北部。(2)舞阳:县名。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。(3)代:指代地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以东、河北张家口市以西部分地区。(4)霍人:县名。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。云中:县名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。(5)绛侯:周勃。(6)曼丘臣:韩王信部将,随韩王信叛汉,后亡降于匈奴。(7)襄国:县名。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南,(8)柏人:县名。在今河北内丘县东北。(9)清河:郡名。治清阳(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南)。常山:郡名。治元氏(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)。(10)东垣:县名。在今河北正定县南。(11)无终:县名。在今河北冀县。广昌:县名。在今河北滦源县北。(12)代:县名。在今河北蔚县东北。(13)参合:县名。在今山西阳高县南。(14)横谷:地名。在今河北蔚县西北。(15)蓟:县名。在今北京市西南。(16)从:谓跟从刘邦。(17)别:另外。指另率军。

  哙以吕后弟吕须为妇(1),生子伉,故其比诸将最亲。先黥布反时(2),高帝尝病,恶见人,卧禁中,诏户者无得入群臣(3)。群臣绛、灌等莫敢入(4)。十余日,哙乃排闼直入(5),大臣随之。上独枕一宦者卧。哙等见上流涕曰: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,定天下,何其壮也!今天下已定,又何惫也(6)!且陛下病甚,大臣震恐,不见臣等计事,顾独与一宦者绝乎(7)?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(8)?高帝笑而起。

  (1)弟:女弟,即妹。(2)先:犹言前或初。(3)户者:守卫门户之人。(4)绛、灌:绛侯周勃、灌婴。(5)排闼:推门。(6)惫:疲乏。(7)顾:犹反。绝:谓长诀。(8)赵高之事:指赵高于秦始皇死后,矫诏杀扶苏而立胡亥。

  其后卢绾反,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。是时高帝病甚,人有恶哙党于吕氏(1),即上一日宫车晏驾,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、赵王如意之属(2)。高帝大怒,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,而即军中斩哙。陈平畏吕后,执哙诣长安。至则高帝已崩,吕后释哙,得复爵邑。

  (1)恶:揭露之意。党:勾结。(2)戚氏:指戚夫人,刘邦之宠姬。赵王如意:刘邦第三子,戚夫人所生。

  孝惠六年,哙薨,谥曰武侯,子伉嗣。而伉母吕须亦为临光侯,高后时用事颛(专)权,大臣尽畏之。高后崩,大臣诛吕须等,因诛伉,舞阳侯中绝数月。孝文帝立,乃复封哙庶子市人为侯,复故邑。薨,谥曰荒侯。子佗广嗣。六岁,其舍人上书言: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(1),令其夫人与其弟乱而生佗广,佗广实非荒侯子。下吏,免。平帝元始二年,继绝世,封哙玄孙之子章为舞阳侯,邑千户。

  (1)不能为人:谓不能生育子女。

  郦商,高阳人也(1)。陈胜起,商聚少年得数千人。沛公略地六月余,商以所将四千人属沛公于岐(2)。从攻长社(3),先登,赐爵封信成君。从攻缑氏(4),绝河津(5),破秦军洛阳东。从下宛、穰(6),定十七县。别将攻旬关(7),西定汉中。

  (1)高阳:小邑名。在今河南杞县西南。(2)岐:地名。大约在今河南开封市南。(3)长社:小邑名。在今河南长葛县西。(4)缑氏:县名。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。(5)河津:指平阴津。在今河南孟津县东。(6)宛:县名。在今河南南阳市。穰:县名。在今河南邓县。(7)旬关:关名。在今陕西旬阳县。(8)汉中:郡名。治南郑(在今陕西汉中市)。

  沛公为汉王,赐商爵信成君,以将军为陇西都尉(1)。别定北地郡(2),破章邯别将于乌氏、栒邑、泥阳(3),赐食邑武城六千户(4)。从击项籍军,与钟离眯战,受梁相国印,益食四千户。从击项羽二岁,攻胡陵(5)。

  (1)陇西:郡名。治狄道(在今甘肃临洮县)。(2)北地郡:郡治义渠(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南)。《史记》作北地上郡,此脱上字。(齐召南说)(3)章邯:秦将。乌氏:县名。在今甘肃平凉县西北。栒邑:县名。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北。泥阳:县名。在今甘肃宁县东。(4)武城:县名。在今陕西华县东。(5)胡陵:县名。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。

  汉王即帝位,燕王臧荼反,商以将军从击荼,战龙脱(1),先登陷阵,破茶军易下(2),却敌,迁为右丞相,赐爵关内侯,与剖符,世世勿绝,食邑涿郡五千户(3)。别定上谷(4),因攻代(5),受赵相国印。与绛侯等定代郡、雁门(6),得代丞相程纵、守相郭同、将军以下至六百石十九人,还,以将军将太上皇卫一岁(7)。十月(8),以右丞相击陈豨,残东垣(9)。又从击黥布,攻其前垣(10),陷两陈(阵),得以破布军,更封为曲周侯(11),食邑五千二百户,除前所食。凡别破军三,降定郡六,县七十三,得丞相、守相、大将各一人,小将二人,二千石以下至六百石十九人。

  (1)龙脱:地名。在今河北徐水县西。(2)易:县名。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北。(3)涿郡:乃涿县之误。封郦商时尚未置涿郡,而且封列侯无有以郡者。涿县,在今河北涿县。(4)上谷:郡名。治沮阳(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)。(5)代:县名。在今河北蔚县东北。(6)代郡:郡治代县。雁门:郡名。治善无(在今山西左玉东南)。(7)卫:卫卒。(8)十月:王先谦言十月即《高纪》攻降东垣之十一年冬。十月当属上读,否则上无年数,无所归属。(9)东垣:县名。在今河北正定县南。(10)前垣:《史记》作前拒,犹今言前沿阵地。(11)曲周:县名。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相关内容
推荐内容